WeChat 圖片_20210110143601.jpg

藝術行政這一行既浪漫又現實,它充滿各種變幻莫測的浪漫,但更多的是從事這行的現實面問題,處理與面對這大多的現實問題後才能成就那最終的浪漫。

 

從事正職藝術行政工作已經三年多,這三年多的日子中,在工作裡的學習與成長我想分享給想從事藝術行政這一行的你們。然而在不同的單位、不同的機構、不同職位,所面臨的工作狀況不盡相同,我僅以我就職的私人藝術館工作心得作為分享。而「做中學」是我認為在藝術行政工作中最適合下的註解,每個藝術行政工作者所面臨的工作環境不盡相同,唯有在組織中透過自身的實際做、並從經驗中(無論好或壞)自省、學習與成長。

 

還記得最初想踏入藝術行政這一行的心情,似乎和工作三年後的現在有著程度上的變化。工作或許會消磨掉很多熱忱,但也因有初心與熱愛才能堅持在這條路上走得長久。對我來說,從事藝術行政不是要在特定的舞台上發光發熱,而是看到自己所做的事情可以成就藝術家讓他的創作與價值被看見、也可能是觸發一場有意義的展覽或是研討會、亦或是看見觀眾因為參與了藝術活動而露出的笑容,這些最後有意義的結果是我工作上很重要的動力來源,也遠遠比自己在工作上得到的掌聲來得更心動,也之所以我認為它是某個程度上的浪漫。

 

 

以下就我本身工作狀態所做的簡單分類,此篇文章以行政、典藏作品為主說明,更多內容如設計、展覽等待下篇分享。

 

藝術行政工作內容(私人陶瓷藝術館):

行政-包羅萬象的行政事務,是藝術行政工作者主要工作內容之一,也是我每天工作需要處理與應變的事項。如下▼

◆文書處理-協助各類文書處理、統整主管需要的資料與文件。在這之前,需要時間消化所有公司相關的介紹、文章、藝評報導、影片、最重要的是了解與認同藝術品本身的價值(若是對藝術作品沒有認同,那麼從事這份工作的你可能就要思考是否可以勝任主管交付的工作)如此一來,才會精準知道主管想要的資料是什麼、是要用什麼型態呈現。

◆大大小小的館務相當細碎與繁瑣,其包含辦公室中大小事務處理:各類廠商接洽(印刷、裱框、包裝包材、作品盒、事務機、旅行社、飲用水、各類維修等)。館務相較起來雖然繁瑣,但是實際做了以後會發現其實就是習慣它運作的模式,然後產生自然的反應。像是文宣品快沒了,那就是要再次印刷,而再次印刷前,不外乎是要先與主管討論內容是否有要更改的地方,若有→確認完相關文宣內容、圖片等資料後,與編排人員確認修正地方後即找廠商送印。當然,實際做起來不是三言兩語這麼輕鬆帶過,更重要的是需要有足夠的責任心、因為每個環節的溝通都是耐力賽。

◆帳務-簡單擬定月預算、館內帳務支出紀錄、報帳給主管等。當然專業的申報稅務我們交給專業的事務所處理。館內帳務處理其實不難,就是需要以謹慎、不馬虎的態度去紀錄,有時候不要太信任自己的腦袋,有什麼支出、或想到未來需要添加什麼預算,就立即記錄下來(不管以手寫或電腦紀錄)。因為腦袋有時候需要消化的事物太多,以防萬一,還是隨手紀錄吧。

 

作品典藏(庫存-美術館典藏作品有其發展的歷史、分類架構,更多相關作品典藏的書籍各大平台都會有相關更深入的文章敘述,此處僅以工作場域典藏、庫存作分享。我工作的私人藝術館典藏方式、作品庫存分類與方式是以該館舍的發展而作不同的調整,因應不同時期所使用的庫存分類方式也會有所不同,如以作品的(陶瓷作品)器型去做分類、或依作品的釉色作大致分類,但因組織裡要應對各種外在變化與作品分類難度(此處因涉及工作倫理,就不便述說更細節上的處境),在庫存方面目前都還是以配合組織的需求不斷地作調整,就以常態工作上的經驗上來說,典藏系統、庫存方式應有一套標準,盡量避免大幅度更改庫存作業方式,否則在人力資源有限的情況下,可能會造成許多資料的混亂或遺失。

 

 

館舍藏品的入庫模式如下提供參考:

第一階段-作品出窯作品挑選、分類、清點、拍照與製作出窯庫存→

第二階段-更仔細挑選入庫作品、確認符合入庫標準的作品→

第三階段-入庫程序(照相、尺寸丈量、製作庫存編號卡等作業) →

最後完成入庫程序,以便於後續作品追蹤。(此處需嚴謹確認資料備份與否)

 

在原本的認知中(就學習的經驗/學理上來說)作品典藏是有既定模式的作業,但是深入不同的藝術工作環境中,除了將已知的方式套用在該組織中外,更重要的是能隨時應變組織的變化,並找尋到最適合該組織的典藏、庫存方式我想所有的書籍所傳授的是一個概念、是一個前人所提供的較佳方式,但真正面臨實際典藏狀況時的問題總是相對較複雜與困難的,因其牽涉的層面是多面向的,可能包含經濟上的、決策者與執行者雙方的共識、庫存分類目的等因素存在。

 

在從事藝術行政工作時,除了工作內容本身外,與「誰」共事也是重要考量一個事業體是否值得長久共事的因素之一。是否這個領導人亦或主管對事業體的價值與自己是方向一致的,若是對於藝術價值南遠北轍,我想長期與之工作下,會形成無形的隔閡與日漸找不到一直以來指引你的信念。反之,亦須自我檢視自身在工作環境下是否融入、投入於工作角色中。自我反思我認為也是在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環,適時跳脫自我的框架,站在對方(主管、同事)的角度思考,或許更是有助於良好關係的建立。

 

在工作期間所積累下的觀察與心得,「溝通」這件事在藝術行政這行是相當重要的,人與人之間免不了需要藉由溝通來達到對某件事物的共識,而這個共識都是為了讓整個團隊往更高層次的方向前進,不能只是為了個人的角度來思考,當然這是最好的狀態發展,但往往一個組織或團隊存在許多的矛盾、亦或利益關係、價值不同,以致溝通有時候無法達到一個良好的結果。此時,就需要藉由聆聽、觀察,並依情況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通溝方式,唯有透過深入組織、從中持續不斷學習才能有所領悟,這也正是我自己持續不斷需要學習與成長之處

 

一個良善的、正向的藝術行政工作環境,我想是人(主管與同事)、事(工作內容、價值觀)、物(對於藝術作品是否熱愛)三者環環相扣而不可切割的

 

 

 

【更多分享待下篇 】

感謝您花時間閱讀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aurie 的頭像
    Laurie

    LAURIELEE :::Sharing Blog

    Laur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